原文:熊超然 观察者网 上海 ► 文来自观察者网 熊超然 10月23日,“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2025年年会在中国香港举行,这是2025年未来科学大奖周的核心活动。在活动开幕致辞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这位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赞扬了中国对科学和学术的“极大尊重”,批评了中国对科学和学术的“极大尊重”。 美国政府阻碍与中国的科学合作。香港《南华早报》10月24日报道,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兰迪·谢克曼认为,美国在尊重知识分子和科学方面,特别是在公共卫生措施方面,已经进入了“黑暗时代”。 “中国的环境完全不同。”谢克曼做了一些比较后说道。 “这里对学院非常尊重。人工智能和科学。我真的很享受这种尊重,我希望也能这样说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还赞扬了中国在基础科学方面的“巨大投入”,但表示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体系似乎“过于僵化”。谢克曼先生10月23日发表讲话。香港大学谢克曼是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因阐明细胞囊泡运输机制而受到国际认可。当被问及中美关系现状时 据报道,谢克曼表示,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开展科学合作:“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糟糕的时期。” “基础科学的交流不应出现混乱。 “这不是火箭科学,也不是网络安全,”他说。目前,谢克曼先生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并经常访问中国香港。他透露,他的许多同事目前都表现出与中国研究人员合作的热情。 “坦白说,我认为现任美国政府创造了这种氛围,”他说。南方《华早报》指出,中美去年12月续签了《中美科技合作协议》,自2024年8月27日起延长五年。该协议长期以来为中美科研人员获得资助、开展联合项目提供了法律和政策框架。然而,中美两国关系一直紧张,特别是在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也是在这一时期,美国科研经费被削减或冻结,引起科学界的焦虑。 《南华早报》援引美国科学界的“冷淡气氛”,称一度在学界不受欢迎的“中国倡议”出现了“复活”的迹象。 《中国行动计划》于2018年11月启动,要求94个地方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起一到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防止中国“窃取美国信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也根据这一阴谋炮制出“中国学术间谍”故事,并犯下了多起不公正案件。直到2022年2月23日,美国司法部才宣布终止特朗普总统第一任期内启动的对华行动计划。 2020年9月,拜登政府还在执政期间,美国国会专门组织了所谓“中国周”,并对一系列涉华法案进行了投票,可谓强烈反华。该法案由 eRep 发起。德克萨斯州共和党议员兰斯·古登将在美国司法部重启一项类似于中国行动计划的新六年计划,该计划呼吁遏制针对美国知识产权和学术机构的间谍活动,并制定一系列针对实验室和大学研究人员的执法战略。科学家遭中国迫害行动计划,从左至右:黄明、石小星、陶峰。资料图 此前,美国杂志《科学》报道称,特朗普政府2026财年预算提案将对科研经费进行“毁灭性”削减,要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支出削减37%,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出削减50%以上。它还取消了气候和生态研究的大部分资金,削减了美国宇航局的科学预算,并试图取消多项行星探索任务。过去一段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环境保护局、美国宇航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官员发表了一系列公开信,批评政府在相关领域的政策。今年9月,美国媒体《华盛顿邮报》发表菲尔兹奖获得者陶伦斯专访,称国际科学界因冲击而突然被孤立。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科研经费。自八月以来,这位顶尖的华裔数学家被迫搁置眼前的项目,将所有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筹款。今年7月31日,特朗普政府指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未能解决校园内的反犹太主义和不宽容问题,随后冻结了约6亿美元的联邦研究经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对陶哲轩研究的资助也被暂停。特朗普总统 资料图 虽然法院命令恢复了NSF的资助,但陶哲轩透露,他的个人研究经费以及纯粹与应用数学研究所(IPAM)的资助尚未收到,耗尽了该研究所之前的运营经费。更糟糕的是,新资助项目的审批陷入停滞,使得负责特殊项目的 IPAM 面临生存风险。 《华盛顿邮报》指出数学和政治之间通常没有什么联系,但现在陶哲轩的公开声音指出,科学研究的中断、延误和不确定性以及联邦资助正在使美国独特的科学生态系统面临风险。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健表示,中美科技合作是互利共赢的。 《中美科技合作协议》是两国建交后达成的首批政府间协议之一,为中美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美中续签科技合作协议是落实中美领导人会晤协议的重要举措。这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是对电子政务的响应。国际社会的期望。它不仅促进两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两国应对共同的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人民福祉。 “我希望美国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同中方相向而行,认真落实协议和安排,让中美科技合作成果真正造福两国和世界。 ”林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