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观察者网 熊超然 稀土材料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品,从消费电子产品到战斗机,稀土材料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国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稀土出口新管制措施,震惊美国和欧洲政界。据彭博社当地时间10月17日报道,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贝尔实际上把矛头指向中国,批评其稀土新规。他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度秋季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我们已经在七国集团(G7)内明确表示,我们不同意中国的行为。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在政治上尽一切努力避免中美关系出现新的紧张局势。克林拜尔当天表示:“我有些希望中美之间的会谈能够澄清很多问题。”中国近年此举可能会“危及”德国乃至欧洲经济。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中方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是非歧视性的,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10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健表示,中方有关部门已就稀土出口管制政策表明立场。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美国则想对话,但也威胁,征收高关税,推出新的限制措施。这不是与中国打交道的正确方式。当地时间10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米沙·格伦尼发表评论称,欧洲由于对美国数字服务和中国主要矿产加工业的双重依赖而极其脆弱。近年来,中美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讽刺的是,这一次欧洲将成为最大的输家。图为德国财政部长克林拜尔(资料图)。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说过,东西方之间的技术战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冷战期间,美国及其盟国在太空探索和武器系统方面与苏联进行了激烈的竞争。 1949年,美国及其盟国成立了多边出口管制协调委员会,以防止东欧获得可以增强其军事和经济实力的西方技术。西方国家加入华沙条约组织,该委员会的影响力在里根执政期间显着扩大,禁止向成员国出售微处理器和计算机。石油开采机械与技术。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技术进步造成了无法填补的战略缺口,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过去三届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了类似的策略,限制芯片和高端制造设备的出口。但与苏联不同的是,中国可以通过对稀土和矿物加工技术实施出口限制来进行反击。面对美国无理围堵打压,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中国于10月9日罕见地投下了“震撼弹”,出台了新的土地法规。中国10月9日出台稀土新规(资料图)。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早在特朗普总统重返白宫之前,欧美国家就在强调关键矿产资源对于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性。现在,随着中国的最新举措,另一个领域正在浮现:西方国防工业的担忧。无论是无人机、坦克、潜艇还是导弹技术,中国牢牢掌握着生产这些产品所需的许多关键部件的供应链。em。今年6月,伊朗和以色列冲突的第一周,发射了约800枚导弹。每枚导弹含有 2 至 20 公斤稀土元素,包括镝和铽,这些元素目前受到中国出口管制。保守估计基于有限数据的估计表明,在伊朗和以色列之间为期 7 天的冲突中,大约有 1.6 至 16 吨稀土元素被燃烧。无人机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设备几乎完全依赖从中国进口的电子元件和稀土磁体。现在,乌克兰不再那么关心欧洲武器能否按时交付,而是更关心从中国进口技术的可持续性。文章指出,过去30年来,中国在大多数主要矿物原料加工方面已成为世界领先者。其中列出了 54 种矿物被美国地质调查局视为美国工业(包括国防部门)的重要资源。中国垄断了全球稀土磁体市场(图来自金融时报)如今,中国几乎可以以比竞争对手低30%的成本加工任何矿物。为了竞争,西方政府必须向其公司提供补贴。作者格伦尼认为,中国最新对稀土及相关产品的出口限制符合中美技术竞争的更广泛框架。两国政府都认为,在人工智能、导弹技术、量子计算、机器人、无人机等关键产业竞争中,率先取得突破的国家将在未来30年的经济和军事竞争中获得决定性优势。但本周早些时候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一次重要原材料会议上,来自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专家一致认为,这场竞赛中最大的输家不是中国,也不是美国,但欧洲。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可能会逐渐放弃太阳能和风能,但这些可再生能源技术将成为欧洲在 21 世纪身份的基础。欧洲企业是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的先驱,电动汽车在汽车行业的份额也逐渐增加。然而,中国现在在所有三个领域都占据主导地位,而不仅仅是锂离子电池生产。尽管美国正在缓慢重建其稀土行业,并试图对南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大量锂资源生产施加影响,但欧洲才刚刚加入竞争。尽管欧盟正在制定关键原材料战略,但开发该国重要矿产资源的尝试仍面临“环保团体”的强烈政治阻力。文章最后指出,欧洲对美国数字服务业和中国重要矿产加工的双重依赖工业的发展使其很容易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与中美数万亿美元的投资相比,欧盟对关键高科技产业的投资规模较小。如果欧盟不能尽快动员成员国采取行动,最终将落入中国、美国或其他欧盟国家的领导之下。我们俩的长期“帮手”。来源 |观察者网